乖離率怎麼看?投資人避坑上車指南

乖離率是散戶愛用的技術指標,幫助投資人判斷股價是否過熱或超跌,提升買賣時機判斷的準確度。

在股市裡,不怕慢,就怕你買在高點、賣在低點。但有沒有一種「提醒你冷靜」的工具?答案是——乖離率。這個聽起來像數學公式的東西,其實是散戶圈默默愛用的行情溫度計。

一、乖離率是什麼?不是數學,是真錢!

  1. 「乖離率」聽起來有點像補習班才會教的詞,但它其實很接地氣——你在看股價K線圖時,價格跑得比均線快,就是「正乖離」,跑得太慢,就是「負乖離」。
  2. 正乖離太大→市場過熱→小心被割韭菜;負乖離太深→市場過冷→可能有便宜貨可以撿。這就是為什麼它會被很多台灣投資人當成判斷轉折點的參考指標。
  3. 計算方式也不難:
    乖離率=(現價-移動平均線)/移動平均線 × 100%
    你只要能看出股價離均線遠不遠,大致上就能判斷現在是「漲過頭」還是「跌過頭」。
  4. 台股裡最常看的,是5日乖離率和20日乖離率。前者適合短線波段、後者看趨勢轉折,像航運、AI股大漲那波,就很多人靠乖離率判斷何時該下車。
image 32

二、如何靠乖離率看買賣點?三大場景別錯過

1. 短線過熱警示:+10% 就是個警鈴

  1. 若5日乖離率大於+10%,多半意味著短期股價漲太快,這時候再進場,很可能「你買進、主力出貨」。
  2. 操作上可以觀察是否有帶量長上影線、MACD出現背離、RSI高檔鈍化等一起出現,訊號會更明確。

2. 超跌撿便宜機會:-10%可能是反彈點

  1. 台股常見的「一日崩盤」後,很多股票都會瞬間出現負乖離過深的情況,尤其是中小型股。
  2. 若負乖離>-15%、出現止跌訊號、伴隨量縮,就可以考慮先小試部位,設定嚴格停損。

3. 中線轉折觀察:乖離+均線扣抵同步看

  1. 長線來看,觀察20日乖離率能幫你掌握波段轉折,若乖離率連續轉正且創高,搭配均線即將扣低,就容易走出一段波段上漲行情。
  2. 相反,若連續正乖離後轉為負值,代表強勢股的動能可能出現反轉。
image 30

三、乖離率不是單兵作戰!這樣搭配更穩

  1. MACD:當乖離率過大時,若MACD也出現背離訊號(如股價創高但DIF未過高),雙重確認可提高勝率。
  2. 布林通道:乖離率正高時,價格若同時突破布林上軌,要小心假突破。
  3. 成交量:價格與乖離率齊升但量縮,小心拉高出貨;反之,放量代表買盤實。
  4. 均線排列:乖離率若處在多頭排列中(如5日>10日>20日),回檔後再翻正,較可信。

四、真實案例:小心飆漲中的散熱股

  1. 2023年8月,某台股散熱大廠股價從95元暴漲到122元,5日乖離率衝破+17%。消息面火熱,散戶瘋搶。
  2. 一位UM用戶小張注意到MACD同步背離,決定停利出場。三天後該股回跌至106元,他成功避開修正。
  3. 類似的現象也常見於AI、電動車等題材股。乖離率在高檔震盪期,是很好的「冷靜雷達」。
image 31

五、乖離率在哪裡看?Ultima Markets就有!

  1. UM平台提供完整圖表工具,乖離率指標直接整合在技術圖層中,開啟圖表就能自由切換5日、10日、20日參數。
  2. 使用者可依商品類別(如外匯、貴金屬、指數)設定不同策略組合,並搭配MACD、RSI等進行雙重驗證。
  3. 若你還是新手,建議先使用模擬賬戶試跑策略;熟悉後再開立真實戶口,進場跟上行情節奏。
image 29

六、FAQ:你想問的乖離率小知識

Q1:乖離率用5日還是20日?

看你想做什麼。短線操作多用5日,中線波段參考20日最常見,長線可以看60日。

Q2:乖離率為正=賣出?為負=買進?

不完全正確。乖離率只反映市場熱度,不是單獨買賣依據,還要看整體趨勢與量能結構。

Q3:台幣兌美元也能用乖離率?

當然!外匯市場波動大,乖離率能協助發現超買超賣狀況,是判斷反轉的好工具。

七、總結:乖離率不是萬靈丹,但絕對值得你學會

乖離率不會告訴你「今天要買哪一支」,但它會提醒你「現在是不是太衝動」。尤其在台股、外匯、貴金屬等高波動市場中,能多一個幫你冷靜思考的工具,就是多一份勝率。

搭配Ultima Markets的即時圖表、彈性參數與教育資源,乖離率將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技術詞,而是你投資路上的實戰伙伴。

風險披露與免責聲明

投資涉及風險,包括可能損失本金。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供教育與參考用途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、要約或招攬。投資人應根據自身財務狀況、風險承受能力及投資目標,獨立做出投資決策。

分享你的喜愛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