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ivot用法全攻略|樞軸點交易策略從入門到精通(計算/設定/指標)
哈囉,我是 Nana!在投資理財的旅程中,我們總是在尋找能幫助我們看清市場方向的「地圖」。到底今天的價格會在哪裡遇到支撐?又會在哪裡碰到壓力?這篇文章要和大家分享一個我自己非常喜歡用的技術指標——樞軸點(Pivot Point)。這個指標的 pivot 用法 非常多元,不僅能幫我們預測價格的可能區間,更能衍生出清晰的 pivot point 交易策略。無論你是短線當沖還是波段交易,搞懂這個強大的 pivot point 指標,絕對能讓你的交易決策更有依據,就像在迷霧中找到一座燈塔!
什麼是樞軸點 (Pivot Point)?不僅是支撐壓力這麼簡單
你可能聽過 RSI、MACD,但你知道 Pivot Point 其實是由開發出 RSI 和拋物線指標的技術分析大師 J. Welles Wilder Jr. 所設計的嗎?這讓它天生就帶有強大的實戰基因。
Pivot Point 的核心思想,是利用前一個交易週期的價格數據(最高價、最低價、收盤價),來預測當前交易週期的潛在支撐與阻力水平。它最特別的地方在於「客觀性」。
不像移動平均線或布林通道,你可以自由調整參數;Pivot Point 的計算公式是固定的。這意味著,無論是華爾街的交易巨頭,還是像我們一樣的個人投資者,只要大家看的是同一個商品,在圖表上看到的 Pivot Point 水平都會是完全一樣的。這種「共識」會產生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效果——當大量交易者都在關注同一個價位時,這個價位自然就容易成為市場的轉換點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關鍵支撐或阻力。
Pivot Point 的核心組成:7條線的完整解析與計算公式
Pivot Point 系統由7條水平線組成,以樞軸點(Pivot Point,簡稱 P)為中心,向上延伸3條阻力線(R1, R2, R3),向下延伸3條支撐線(S1, S2, S3)。每一條線都有其獨特的計算方式和市場意義。
理解這些線的計算方式,能幫助你更深入地掌握 pivot 用法 的精髓。公式是基於前一天的最高價 (H)、最低價 (L) 和收盤價 (C)。
線條名稱 | 代號 | 計算公式 | 代表意義 |
---|---|---|---|
第三阻力 (突破買入點) | R3 (HBOP) | R1 + (昨日高價 – 昨日低價) | 極強阻力,突破後視為強勢上漲趨勢 |
第二阻力 | R2 | P + (昨日高價 – 昨日低價) | 主要阻力位 |
第一阻力 | R1 | (P × 2) – 昨日低價 | 初步阻力位 |
樞軸點 | P | (昨日高價 + 昨日低價 + 昨日收盤價) ÷ 3 | 多空平衡的中心點 |
第一支撐 | S1 | (P × 2) – 昨日高價 | 初步支撐位 |
第二支撐 | S2 | P – (昨日高價 – 昨日低價) | 主要支撐位 |
第三支撐 (突破賣出點) | S3 (LBOP) | S1 – (昨日高價 – 昨日低價) | 極強支撐,跌破後視為強勢下跌趨勢 |
簡單來說,P 點是當天的多空分水嶺。價格在 P 點之上,市場偏多頭;在 P 點之下,市場則偏空頭。而 R 系列代表上方的壓力,S 系列則代表下方的支撐。R3 和 S3 又被稱為 HBOP (High Breakout Point) 和 LBOP (Low Breakout Point),是趨勢可能發動的關鍵突破點。
樞軸點交易策略的核心
掌握7條線的位置,就是掌握市場當日的劇本框架。
【核心攻略】Pivot Point 用法:從逆勢到順勢的兩種交易策略
了解了基本構成後,重頭戲來了:到底該如何應用這個 pivot point 指標 進行交易?Pivot Point 的交易方法主要分為兩大類,分別對應不同的市場狀態:盤整市的「區間交易」和趨勢市的「突破交易」。
策略一:區間交易法 (Reaction Trading) – 在盤整市中高拋低吸
這是最常見的 pivot 用法,特別適合在沒有明確方向的盤整行情中使用。其核心假設是:價格在一天內,大部分時間會在 S1 和 R1 之間來回運動。
- 買入時機: 當價格回落至 S1 或 S2 附近時,視為潛在的買入機會。因為這裡聚集了大量的潛在買盤,價格容易受到支撐而反彈。
- 賣出時機: 當價格上漲至 R1 或 R2 附近時,視為潛在的賣出(或做空)機會。因為這裡是多頭的獲利了結區,也是空頭的潛在進場點。
- 停利目標: 在 S1 買入,初步的停利目標可以設在 P 點,若動能強勁,則可上看 R1。反之,在 R1 賣出,停利目標可設在 P 點或 S1。
- 停損設置: 買入後,停損可設在 S1 (或 S2) 下方一段距離;賣出後,停損可設在 R1 (或 R2) 上方一段距離,以防判斷錯誤,行情轉為突破。
Nana 的小提示: 這種策略在市場波動不大、缺乏重磅消息刺激的日子裡特別有效。你可以想像成在一個箱子裡玩彈力球,球碰到箱底(支撐)就買入,碰到箱頂(阻力)就賣出。
策略二:突破交易法 (Breakout Trading) – 捕捉趨勢啟動點
當市場出現強勁動能,例如公布重要經濟數據或發生突發事件時,價格不會乖乖地待在區間內,而是會選擇突破。這時,我們就要轉換思路,採用順勢的突破交易策略。
- 買入時機 (追多): 當價格強勢向上突破 R2,甚至站上 R3 (HBOP) 時,代表多頭力量完全佔優,趨勢已經形成。此時應順勢追買。
- 賣出時機 (追空): 當價格強力向下跌破 S2,甚至摜破 S3 (LBOP) 時,代表空頭掌控市場,下跌趨勢確立。此時應順勢追空。
- 停利目標: 突破交易的目標通常更遠大。例如,突破 R2 後,下一個目標就是 R3;突破 R3 後,可以使用其他技術分析方法(如斐波那契擴展)來尋找下一個目標。
- 停損設置: 突破 R2 買入後,停損可以設在 R2 或 R1 下方。重點是,一旦進場,停損點要隨著價格上漲而逐步上移(移動停損),以鎖定利潤。
這種 pivot point 交易策略 的關鍵在於「確認突破」。不要在價格剛觸碰到 R2 或 S2 時就急著進場,最好是等 K 線實體明確收盤在突破線的另一側,再行動會更穩妥。
Pivot Point 時間週期的選擇:短線、中線、長線的用法差異
Pivot Point 的一大優點是其適用性廣,可以根據你的交易風格選擇不同的計算週期。這也是 每日 pivot 用法 與週、月線用法最大的不同之處。
Pivot 種類 | 依據的 K 線 | 適用趨勢類型 | 適合的交易者 |
---|---|---|---|
每日 Pivot | 日線 (前一日) | 短期趨勢 | 當沖交易者、短線交易者 |
每週 Pivot | 週線 (前一週) | 中長期趨勢 | 波段交易者 |
每月 Pivot | 月線 (前一月) | 中長期趨勢 | 長線投資者、部位交易者 |
Nana 的進階技巧: 我個人喜歡將不同週期的 Pivot Point 疊加在一起看。例如,在做日內交易時,我會打開每日 Pivot,同時也會顯示每週 Pivot。如果每日的 R1 恰好與每週的 P 點重合,那麼這個價位的阻力強度就會大大增加,是個非常值得關注的交易區域。這種多週期共振的分析法,能有效提高信號的可靠性。
如何在交易平台設定 Pivot Point 指標? (以 TradingView 為例)
好消息是,像 TradingView 這樣主流的看盤軟體,都已經內建了 Pivot Point 指標,設定起來非常簡單。
- 打開你的 TradingView 圖表。
- 點擊上方工具欄的「指標」(Indicators)。
- 在搜尋框中輸入「Pivot」,你會看到「樞軸點標準」(Pivot Points Standard)。
- 點擊它,指標就會自動加載到你的圖表上。
- 你還可以點擊指標名稱旁邊的「設定」圖示,自行調整 Pivot 的類型(傳統、斐波那契等)和計算週期(自動、每日、每週、每月)。
對於使用 MT4/MT5 的朋友,Pivot Point 並非標準內建指標,需要自行下載並安裝客製化指標。你可以在 MQL5 的官方社群 Code Base 中找到許多免費或付費的 Pivot Point 指標。安裝前記得查看評價和說明,選擇適合自己的版本。
Pivot Point 用法的進階技巧與注意事項
要將 pivot 用法 發揮到極致,不能只單獨使用它,而是要將它與其他技術分析工具結合,形成「共振交易系統」。
進階技巧:尋找「共振區」
- Pivot + 趨勢線/通道: 如果 S1 剛好落在一個上升趨勢線的下軌,這個支撐就非常強勁。
- Pivot + RSI/KD 指標: 當價格到達 R2,同時 RSI 顯示超過 80 的嚴重超買時,這就是一個高品質的逆勢做空信號。
- Pivot + K線型態: 在 S2 附近出現了看漲吞噬或錘子線等反轉 K 棒型態,大大增加了在此處做多的成功率。
- Pivot + 移動平均線: 如果週線的 P 點恰好和日線圖的 200MA(牛熊分界線)重疊,這個價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通常會引發激烈的多空爭奪。
使用限制與風險
- 跳空行情: 如果市場開盤時出現巨大的向上或向下跳空,Pivot Point 的參考價值會降低,因為它是基於前一日的連續價格計算的。
- 單邊趨勢市: 在極端的單邊上漲或下跌行情中,價格可能會直接突破所有阻力或支撐,區間交易策略會完全失效。
- 時效性: 每日 Pivot 的線條只在當天有效,隔天就會根據新的價格重新計算。千萬不要拿著昨天的 Pivot 線來做今天的交易!
- 不是水晶球: 任何指標都不是 100% 準確的。Pivot Point 提供的是高機率的參考區間,而不是絕對的預測。嚴格的資金管理和停損策略,永遠是交易的根本。
常見問題 (FAQ)
Q1: Pivot Point 和斐波那契回撤有什麼不同?
兩者都是用來尋找支撐與阻力的工具,但原理不同。Pivot Point 是基於前一週期的固定高、低、收盤價計算的,是客觀且固定的;斐波那契回撤則是連接一段走勢的最高點和最低點,劃分出主觀的黃金分割比例(如 38.2%、50%、61.8%),會因選取的波段不同而改變。Pivot 是預測性的,而斐波那契是反應性的。
Q2: 如果價格在 Pivot (P) 和 R1 之間來回震盪,該如何操作?
這是一個典型的盤整區間。你可以採用區間交易策略,在靠近 P 點時尋找買入機會(若價格從上方回落),在靠近 R1 時尋找賣出機會。或者,你可以選擇觀望,等待價格明確突破 P 點或 R1,再順勢進場,這樣可以避免在盤整中被來回洗刷。
Q3: Pivot Point 適用於所有金融商品嗎?(股票、外匯、加密貨幣)
是的,Pivot Point 的適用性非常廣。只要一個商品有明確的開盤價、最高價、最低價和收盤價,就可以計算出 Pivot Point。它在流動性高的市場中尤其有效,例如主要外匯對(如歐元/美元)、股指期貨(如標普500)、大型藍籌股以及主流加密貨幣(如比特幣、以太坊)。
Q4: Pivot Point 計算應該用哪一個時區的收盤價?
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,尤其對於 24 小時交易的外匯市場。傳統上,許多外匯交易者會採用紐約收盤時間(美東時間下午 5 點,對應台灣時間的清晨 5 點或 6 點)作為一天的結束來計算 Pivot Point。大多數看盤軟體(如 TradingView)的「每日」週期也預設採用這個標準。保持計算標準的一致性比爭論哪個時區最好更重要。
總結:將 Pivot Point 納入你的交易工具箱
經過今天的分享,相信你對 pivot 用法 已經有了非常全面的了解。從基礎的 pivot r1 r2 s1 s2 意思,到兩種核心的 pivot point 交易策略,再到如何結合不同週期和其他指標進行綜合判斷,Pivot Point 確實是一個功能強大且簡單直觀的工具。
它就像是市場給我們的一份每日作戰地圖,標示出了潛在的戰壕(支撐)和堡壘(阻力)。但請記住,再好的地圖也需要一位懂得判讀和應變的指揮官。將 Pivot Point 融入你自己的交易系統中,透過不斷的練習和複盤,它一定能成為你馳騁市場的得力助手。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,我是 Nana,我們下次見!
*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僅供參考,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。投資涉及風險,讀者應獨立思考,並在需要時尋求專業意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