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市商是什麼?一篇看懂市場流動性的關鍵推手|Nana理財

想知道造市商是什麼嗎?Nana將深入解析Market Maker的角色、功能與獲利模式,了解他們如何為股票、ETF、虛擬貨幣市場提供關鍵流動性,以及這對散戶投資人有何影響。

你是否曾經想過,當你在下單買賣股票、ETF虛擬貨幣時,交易的另一方究竟是誰?我們通常會以為是另一位和我們一樣的投資人,但很多時候,我們真正的交易對手,是一個被稱為「造市商」(Market Maker)的神秘角色。造市商是什麼?他們就像是金融市場的隱形推手,默默地維持著市場的運作與活力。

我剛開始接觸投資時,尤其是在研究權證的時候,才第一次真正理解到造市商的存在。他們不是靠預測市場漲跌來獲利,而是透過創造龐大的交易量,賺取其中的微小價差。這篇文章,Nana想帶你一起揭開造市商的神秘面紗,了解他們在金融世界中扮演的關鍵角色,以及這對我們一般投資人有什麼樣的意義。

造市商是什麼?深入解析市場的隱形推手

造市商(Market Maker),又可稱為「做市商」,通常是指具備雄厚資本和專業能力的金融機構,例如大型投資銀行或證券自營商。他們的核心任務,就是在金融市場上,針對特定的金融商品,同時提供「買進報價(Bid)」與「賣出報價(Ask)」,以此來創造市場的流動性(Liquidity)

簡單來說,造市商就像市場裡全年無休的柑仔店,隨時準備好向你買進或賣出商品。當你想買股票卻找不到賣家時,造市商會賣給你;當你想賣股票卻找不到買家時,造市商會向你買進。沒有他們,許多交易可能要等上很久才能媒合成功,甚至根本無法成交。

一個簡單比喻:市場的「超級中盤商」

如果把金融市場比喻成一個大型的菜市場,我們散戶就像是來買菜的顧客。而造市商,就是市場裡的「超級中盤商」。

  • 他們不關心今天白菜的價格明天會漲還是會跌。
  • 他們關心的是,如何用每斤19元的價格大量收購白菜,再用每斤20元的價格賣出去。
  • 他們賺取的就是這一塊錢的價差,並透過龐大的交易量來累積利潤。

這個中盤商的存在,確保了菜市場隨時都有白菜可以買賣,不會因為農夫(賣家)或顧客(買家)暫時的缺席而停擺。這就是造市商為市場提供流動性的核心價值。

為什麼市場需要造市商?流動性的守護者

一個沒有造市商的市場,就像一潭死水。即使某個資產非常有價值,但如果買賣困難,投資人也會望而卻步。造市商的存在,主要解決了以下幾個關鍵問題:

1. 解決買賣方「配對難」的問題

想像一下,你想用特定價格買進1000股台積電,你必須剛好找到一位想用同樣價格賣出1000股的對手。在交易不活躍的股票上,這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。造市商的角色就是成為那個「隨時都在」的對手,他們利用自己的庫存或資本,承接下這些買單與賣單,讓交易能夠即時完成。

2. 穩定價格,避免極端波動

在缺乏流動性的市場,一筆稍大的買單就可能讓價格飆漲,一筆賣單則可能讓價格崩跌。造市商透過持續提供買賣報價,將價格穩定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內,有助於調節被過度低估或高估的股價,避免市場出現極端的價格跳動,這對維持市場秩序至關重要。

3. 提升市場效率與投資人信心

當投資人知道他們可以隨時以合理的價格進出場時,他們會更願意參與市場交易。這不僅增加了市場的總成交量,也讓價格能更有效地反映資產的真實價值。一個流動性高的市場,對所有參與者來說都更具吸引力,也更加健康。

造市商:市場運作的幕後英雄

他們不追求單筆交易的暴利,而是透過無數筆微小的價差,編織出流動性的大網,支撐著整個金融市場的順暢運作。

造市商如何賺錢?揭開微利背後的秘密

既然造市商不靠預測漲跌賺錢,那他們的利潤從何而來?這背後其實是一套精密計算的商業模式。許多人好奇造市商如何賺錢,答案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:

主要獲利來源:買賣價差 (Bid-Ask Spread)

這是造市商最核心的收入來源。他們會同時報出一個較低的買價(Bid Price)和一個較高的賣價(Ask Price),兩者之間的差額就是「價差」(Spread)。

舉例來說:
某檔ETF,造市商的報價可能是:
買價 (Bid): $100.00
賣價 (Ask): $100.05
價差 (Spread): $0.05

當一位投資人向造市商買進ETF時,需支付$100.05。而當另一位投資人賣出ETF給造市商時,只能得到$100.00。這一來一回,造市商就賺取了$0.05的價差。這個數字看似微不足道,但乘以每天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交易量,就會累積成非常可觀的利潤。

與高頻交易 (HFT) 的緊密關係

為了捕捉這些微小的價差並管理風險,現代造市商大量依賴精密的演算法和超高速的電腦系統,這就是所謂的「高頻交易」(High-Frequency Trading)。他們利用技術優勢,在毫秒之間完成大量交易,以確保在價格波動中依然能夠獲利。這也是為什麼造市行業的技術門檻和資本門檻都非常高。

交易所的獎勵與手續費減免

交易所為了維持市場熱度,會積極邀請造市商參與。作為回報,交易所通常會提供手續費的減免,甚至是補貼(稱為Rebate)。當造市商提供的流動性達到一定標準時,他們不僅不用支付交易手續費,反而能從交易所那裡賺取佣金。這也是他們能夠在極小價差中生存的關鍵之一。

各類金融商品中的造市商身影

幾乎所有在公開市場交易的金融商品,背後都有造市商的參與。從傳統股票到新興的虛擬貨幣,他們的角色和運作方式會有些許不同。

金融市場造市商角色與特性對投資人的影響
美國股市 (如NASDAQ)採用典型的造市商制度。每支股票有多家造市商競爭報價,確保流動性。例如,NASDAQ交易所就明文規定了造市商的責任與義務。投資人可以享受較窄的買賣價差和高效的交易執行。
台灣權證市場由發行權證的券商自行擔任造市商。市場相對封閉,造市商對價格有較大的主導權。流動性好壞與造市商的報價品質直接相關,需慎選發行商。
ETF (指數股票型基金)有指定的「流動性提供者」擔任造市商,確保ETF的市價緊貼其淨值(NAV)。避免ETF產生大幅度的折溢價,保護投資人權益。
虛擬貨幣市場虛擬貨幣造市商對新興交易所尤其重要。除了傳統造市商,還有「自動化造市商(AMM)」協議,如Uniswap。選擇大型、有良好造市商合作的交易所,能獲得更穩定的交易體驗。

造市商是散戶的朋友還是敵人?

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。理解了market maker是什麼之後,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他們?事實上,他們既是朋友,也潛在是需要留意的對手。這取決於你如何理解他們的角色。

作為朋友:提供交易的便利性

對絕大多數散戶來說,造市商是我們的朋友。他們提供的流動性,讓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進行小額交易,而不必擔心買不到或賣不掉。我們付出的「買賣價差」,可以看作是為了換取這種「即時交易便利性」而支付的服務費。

潛在風險:資訊不對稱

然而,造市商擁有我們無法企及的資訊、技術和速度優勢。他們能看到市場的訂單簿深度,精確掌握供需狀況。在某些情況下,特別是在流動性較差或監管不嚴的市場,他們可能會利用這種資訊優勢來擴大價差,或引導價格走向對他們有利的方向。正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提醒投資人的,了解市場結構是保護自己的第一步。

總結來說,我們不需要敵視造市商,但必須了解他們的存在和運作模式。身為投資人,我們的目標不是與他們對抗,而是善用他們提供的流動性,同時選擇在監管完善、競爭充分的市場中進行交易,以保障自己的權益。

關於造市商的常見問題 (FAQ)

Q1: 造市商和我們常說的「主力」、「莊家」有什麼不同?

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!雖然兩者都是市場上的大戶,但目標完全不同。
造市商 (Market Maker): 目的是提供流動性,靠賺取買賣價差獲利,本身是「風險中立」的,不對賭市場方向。
主力/莊家 (Market Mover): 目的是透過拉抬或打壓價格來出貨或吸籌,靠股價的大幅波動獲利,本身對市場方向有強烈的預期和操作意圖。

Q2: 造市商會虧錢嗎?他們面臨什麼風險?

會的,而且風險極高。造市商最大的風險是「庫存風險」。當市場出現劇烈單邊行情時(例如閃崩),他們可能來不及調整庫存,導致手上累積了大量虧損部位。此外,技術系統故障、策略失誤或被更快的對手(其他高頻交易者)狙擊,都可能在短時間內造成巨大虧損。

Q3: 我可以知道我的交易對手是不是造市商嗎?

一般來說,散戶很難直接知道單筆交易的對手是誰。在高度匿名的電子交易市場中,你只會看到成交的回報。但可以確定的是,在流動性極佳的市場中(如美國大型股、熱門ETF),你所成交的單子,有很高的機率其對手方或中介方就是造市商。

Q4: 虛擬貨幣的造市商和傳統市場有何不同?

虛擬貨幣市場由於24小時交易且波動性大,對造市商的需求更為迫切。除了傳統機構型造市商外,DeFi(去中心化金融)領域還誕生了「自動化造市商(AMM)」。這是一種基於數學公式的智能合約,任何人都可以將資金放入流動性池中,成為流動性提供者並賺取手續費,這大大降低了造市的門檻。

Q5: 造市商的存在對我的ETF投資有什麼影響?

影響非常正面且重要!ETF的造市商(或稱流動性提供者)負責透過「申購/贖回機制」來創造或消除ETF單位,這使得ETF的市價能一直緊跟其背後一籃子資產的「淨值(NAV)」。如果沒有造市商,ETF的價格可能會大幅偏離淨值(即產生巨大的折溢價),這會損害投資人的利益。

Nana總結

了解「造市商是什麼」,就像是拿到了一張解讀金融市場運作的地圖。他們不是電影裡呼風喚雨的股神,而是市場中維持秩序、提供活水的基礎設施建設者。對我們散戶而言,理解他們的存在,能幫助我們更客觀地看待交易成本(買賣價差),並學會選擇在流動性好、更公平的市場環境中進行投資。

投資的世界充滿了各種角色,了解每個角色的職責與動機,是提升我們投資智慧的重要一步。希望今天的分享,能讓你對市場的認識又更深一層!

*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僅供參考,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。

分享你的喜愛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