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SDAQ投資入門:那斯達克是什麼?指數/成分股/ETF全攻略
嗨,我是Nana。踏入投資世界,你一定常常在財經新聞上聽到「那斯達克又創新高了!」或是「科技股大跌,拖累那斯達克指數」。究竟這個聽起來很厲害的那斯達克是什麼?它跟我們熟悉的台股、S&P 500又有什麼不同?如果你也對這個牽動全球科技業脈動的指標充滿好奇,甚至想知道如何投資那斯達克100,那這篇文章就是為你準備的。接下來,我會用最白話的方式,帶你從零開始,一步步揭開那斯達克的神秘面紗。
那斯達克是什麼?不只是一個指數
首先,我們要建立一個核心觀念:當我們談論「那斯達克(NASDAQ)」時,它其實代表兩個緊密相關但不同的概念:
- 1. 那斯達克證券交易所 (Nasdaq Stock Market):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「市場」。想像它就像一個巨大的高科技市集,專門讓創新和科技類型的公司來這裡掛牌交易股票。它是全球第二大的證券交易所,僅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(NYSE)。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科技巨頭,如蘋果(Apple)、微軟(Microsoft)、亞馬遜(Amazon)、輝達(NVIDIA)等,都是在這裡上市的。它是全球第一個電子化的股票交易所,象徵著創新與未來。
- 2. 那斯達克指數 (NASDAQ Index):這是一個「溫度計」。它衡量的是在那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的這些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。當新聞說「那斯達克上漲」,指的就是這個指數的點數增加了,代表在這個市場掛牌的公司整體市值上揚。這個指數是反映美國,乃至全球科技產業景氣的重要指標。
簡單來說,交易所是「舞台」,指數則是衡量這個舞台上所有表演者「整體表現」的指標。而我們投資人最常關注和交易的,正是這個指數。
一次搞懂:那斯達克綜合指數 vs. 那斯達克100指數
當你深入了解後,會發現「那斯達克指數」其實還能細分成兩種,這對投資決策至關重要。它們分別是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」和更廣為人知的「那斯達克100指數」。
那斯達克綜合指數 (NASDAQ Composite Index)
你可以把綜合指數想像成「校隊全體成員」的成績單。它包含了所有在那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的公司,數量超過3,000家。它的特點是:
- 包山包海:成分股非常廣泛,除了科技股,也涵蓋了消費、醫療、金融、不動產投資信託(REITs)等各種產業。
- 市值加權:跟台股加權指數一樣,公司市值越大,在指數中的權重就越高,對指數的影響力也越大。
- 主要當作市場風向標:由於成分股太多太雜,很難發行對應的金融商品(如ETF)來直接追蹤,因此它更像是一個觀察市場整體溫度的參考指標,新聞媒體常提的「那指」通常就是指它。
那斯達克100指數 (NASDAQ-100 Index)
如果綜合指數是「校隊全體」,那那斯達克100指數就是從中選拔出來的「明星菁英隊」。它的篩選規則更嚴格,也是我們投資人最常接觸到的指數:
- 菁英中的菁英:從綜合指數中,首先「剔除金融類股」,然後再挑選出市值最大的前100家公司。
- 科技濃度極高:因為剔除了傳統金融業,使得科技股的佔比更高,更純粹地代表了美國頂尖科技與成長型企業的表現。
- 可供交易的指標:正因為成分股明確且具代表性,市面上有非常多追蹤那斯達克100指數的ETF、期貨和差價合約(CFD),讓一般投資人也能輕鬆參與。我們常聽到的QQQ這檔知名的ETF,就是追蹤它。
兩大指數快速比較表
比較項目 |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 (Composite) | 那斯達克100指數 (NASDAQ-100) |
---|---|---|
指數代號 | IXIC | NDX |
成立時間 | 1971年 | 1985年 |
成分股數量 | 約 3,000+ | 約 100 |
編制原則 | 所有在那斯達克上市的公司 | 剔除金融股後,市值前100大的公司 |
產業焦點 | 廣泛,但科技股佔比仍高 | 高度集中於科技、通訊、消費等成長型產業 |
投資應用 | 市場觀察指標 | 主要的投資交易標的 (ETF、期貨) |
那斯達克100指數主要成分股有哪些?
要了解一個指數的性格,最好的方式就是看它的核心成員。那斯達克100指數的魅力與風險,都源於其高度集中的持股。截至2025年初,前十大成分股就佔了指數將近一半的權重!這意味著這幾家巨頭的股價波動,會直接牽動整個指數的走勢。
排名 | 公司名稱 | 產業 | 權重(約%) |
---|---|---|---|
1 | Microsoft Corp (微軟) | 資訊科技 | 8.6% |
2 | Apple Inc (蘋果) | 資訊科技 | 8.5% |
3 | NVIDIA Corp (輝達) | 資訊科技 | 7.8% |
4 | Amazon.com Inc (亞馬遜) | 非必需消費品 | 5.1% |
5 | Meta Platforms Inc (Meta/臉書) | 通訊服務 | 4.5% |
6 | Broadcom Inc (博通) | 資訊科技 | 4.3% |
7 | Alphabet Inc (Google) | 通訊服務 | 4.2% (Class A & C合計) |
8 | Tesla Inc (特斯拉) | 非必需消費品 | 3.5% |
9 | Costco Wholesale Corp (好市多) | 必需消費品 | 2.4% |
10 | Netflix Inc (網飛) | 通訊服務 | 1.8% |
資料來源:Slickcharts (2025年),權重為約略值且會浮動。
美股三大指數比一比:那斯達克、S&P 500、道瓊差在哪?
聊到美股,除了那斯達克,你一定也聽過「道瓊指數」和「S&P 500指數」。它們就像三位性格迥異的選手,各自代表著美國經濟的不同面向。搞懂它們的差異,才能幫你做出更適合自己的投資選擇。
指數名稱 | 那斯達克100指數 (NDX) | 標普500指數 (S&P 500) | 道瓊工業指數 (DJIA) |
---|---|---|---|
選手特質 | 科技領軍的「成長衝刺型」選手 | 全方位的「市場資優生」 | 歷史悠久的「藍籌績優股」代表 |
成分股數量 | 約 100 檔 | 約 500 檔 | 僅 30 檔 |
選股方式 | 市值最大、排除金融股 | 涵蓋11大產業的500家代表性龍頭企業 | 由委員會挑選30家最具影響力的「藍籌股」 |
計價方式 | 市值加權 | 市值加權 | 股價加權 (奇特且古老) |
代表意義 | 科技與創新的未來趨勢 | 美國整體股市最全面的縮影 | 美國大型工業與傳統產業的象徵 |
如何投資那斯達克?新手友善的3種方法
了解了那斯達克是什麼之後,最重要的問題來了:我該怎麼買?指數本身只是一串數字,不能直接交易。我們需要透過衍生的金融工具來參與。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,最常見也最推薦的方式就是透過ETF。
方法1:買進追蹤那斯達克100的ETF (最適合長期投資)
ETF(指數股票型基金)就像一個懶人投資包。基金公司幫你把追蹤那斯達克100指數的100家公司股票都買好,然後打包成一個商品,讓你像買賣個股一樣,用一個代號就能一次擁有一籃子頂尖科技股。這是最適合新手和想長期存股的投資人的方式。
市面上最知名的那斯達克100 ETF:
- Invesco QQQ Trust (QQQ): 歷史最悠久、規模最大、流動性最好的那斯達克100 ETF,是全球投資人的首選。費用率約0.20%,非常低廉。
- Invesco NASDAQ 100 ETF (QQQM): 可以看作是QQQ的「親民版」,結構和持股幾乎一樣,但管理費用更低(約0.15%),更適合想長期持有、分毫不省的投資人。
- 富邦NASDAQ-100 ETF (00662): 這是台灣投信發行的ETF,可以在台股市場直接用新台幣交易,非常方便。但缺點是管理費(約0.57%)和交易成本相對海外ETF高出不少,且有追蹤誤差的可能。
Nana的貼心提醒: 如果你決定長期投資,我會更推薦直接開立海外券商(如Firstrade、IB盈透證券等),買進QQQ或QQQM。雖然一開始開戶需要花點時間,但長期下來省下的交易成本非常可觀,選擇也更多元。關於海外券商的選擇,可以參考Nana網站的其他文章!
延伸閱讀:如何開戶買美股?投資美股新手完全指南
想知道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海外券商嗎?這篇文章將為你詳細解說開戶流程與注意事項,讓你輕鬆踏出美股投資第一步。
方法2:透過指數期貨或差價合約 (CFD) (適合短線交易與避險)
如果你是比較積極的交易者,想進行短線操作、多空雙向交易,或是為手上的持股避險,那麼期貨或CFD會是成本更低的工具。它們都屬於保證金交易,可以用較小的資金去操作較大價值的合約,也就是開槓桿。
- 指數期貨:合約規格固定,交易成本低,適合資金較大的專業投資人。有到期日,需要手動或自動轉倉。
- 差價合約(CFD):合約規格彈性,沒有到期日,適合小資金操作。但長期持有會有隔夜利息成本,不適合放長線。
⚠️ 高風險警告:期貨和CFD是高槓桿金融工具,意味著「高報酬、高風險」。新手在不完全了解其運作模式前,千萬不要輕易嘗試。即使是老手,也應嚴格控制槓桿倍數和倉位,避免一次失誤就造成重大虧損。
投資那斯達克前,你必須知道的3大注意事項
那斯達克100指數充滿成長魅力,但就像一匹奔馳的野馬,駕馭它之前必須了解它的脾性。投資前,請務必將以下三點牢記在心:
1. 高度集中的「明星球員」風險
前面提過,前十大成分股佔比超過五成。這就像一支籃球隊,得分幾乎都靠兩三位超級巨星。當這些巨星(如Apple, Microsoft, NVIDIA)表現亮眼時,指數會一飛沖天;但只要其中一兩家公司發布了不如預期的財報或壞消息,整個指數就會被嚴重拖累。這代表你雖然買的是指數,卻無法完全擺脫對少數幾家公司的依賴,分散風險的效果打了折扣。
2. 這是「產業集中」而非「市場分散」的投資
許多人投資ETF是為了「分散風險」,但投資那斯達克100 ETF的目的恰恰相反,是為了「集中火力」在科技和成長型產業。這是一把雙面刃。當科技浪潮來臨時,你會獲得超額報酬;但如果科技產業遇到逆風(例如政府反壟斷調查、升息循環),你的投資組合將會受到重創。如果你追求的是穩健、全面的市場分散,那麼追蹤S&P 500的ETF(如VOO、IVV)會是更合適的選擇。
3. 劇烈波動的「雲霄飛車」行情
高成長往往伴隨著高波動。那斯達克100指數的波動性遠大於S&P 500和道瓊指數。在多頭市場,它漲得比誰都快;但在空頭市場,它也可能跌得比誰都深。回顧歷史,2000年的網路泡沫和2022年的升息風暴,那斯達克指數的跌幅都相當驚人。投資前,請務必問問自己:當資產在短時間內縮水30%甚至更多時,我還能抱得住嗎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你可能需要降低投入的資金比例,或選擇更穩健的標的。
如何查詢那斯達克股價走勢?
查詢那斯達克的即時報價與歷史走勢非常簡單。你可以利用各大財經網站或看盤軟體,它們都是必備的基礎功能。推薦幾個好用的免費資源:
- TradingView: 功能強大且圖表介面美觀的看盤網站,許多投資人都愛用。你可以直接搜尋 NDX (那斯達克100) 或 IXIC (那斯達克綜合)。
- Yahoo Finance (雅虎財經): 資訊全面,提供詳細的歷史數據、成分股和相關新聞。搜尋代號即可找到。 點此查看NASDAQ-100報價。
- 你所使用的券商APP: 無論是台股券商複委託或海外券商,其APP內都能輕鬆找到並設定自選股追蹤。
FAQ:關於那斯達克投資的常見問題
Q1: 我是投資新手,應該買那斯達克100 (QQQ) 還是 S&P 500 (VOO)?
這沒有標準答案,取決於你的風險承受度和投資哲學。可以這樣想:
– 選擇QQQ:代表你對科技的未來充滿信心,願意承受較高的波動來換取更高的潛在回報。你等於是重壓了科技產業的菁英隊。
– 選擇VOO:代表你希望穩健地參與整個美國市場的成長,不想對單一產業下重注。你買的是一支全明星隊,涵蓋各行各業的龍頭,風險更分散,走勢更平穩。
一個常見的策略是:以S&P 500 ETF作為核心資產,再搭配一定比例的那斯達克100 ETF作為衛星資產,以追求更高的成長性。
Q2: 那斯達克指數會永遠上漲嗎?過去的績效代表未來嗎?
絕對不是!「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報酬」是所有投資的金科玉律。雖然長期來看,美國股市呈現上漲趨勢,但過程中經歷了多次劇烈的回檔和長期的盤整。特別是高度依賴科技創新的那斯達克,當前的AI熱潮能持續多久?下一個破壞式創新是什麼?這些都充滿不確定性。因此,絕不能有「指數只會漲不會跌」的錯覺,做好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才是長久之道。
Q3: 投資那斯達克ETF需要考慮匯率風險嗎?
需要。只要是投資海外資產,就一定有匯率風險。如果你是透過海外券商買進QQQ,你的投資價值會同時受到「指數漲跌」和「美元兌新台幣匯率」的影響。如果指數上漲但美元貶值,你的總報酬會被打折扣。反之亦然。不過對於長期投資來說,匯率波動的影響會被長時間拉平,通常不需要過於擔憂,除非是在匯率極端波動的時期進出。
Q4: 除了QQQ,還有沒有其他追蹤那斯達克的ETF可以選?
當然有。除了前面提到的QQQM,還有一些槓桿型或反向型的ETF,例如:
– ProShares UltraPro QQQ (TQQQ): 提供每日3倍槓桿的做多ETF。也就是說,如果那斯達克100當天上漲1%,TQQQ理論上會上漲3%。風險極高,適合專業短線交易者。
– ProShares UltraPro Short QQQ (SQQQ): 提供每日3倍槓桿的放空ETF。如果那斯達克100當天下跌1%,SQQQ理論上會上漲3%。
Nana必須再次強調,這類槓桿/反向ETF存在「耗損」問題,完全不適合長期持有,新手絕對不要碰!它們是給專業人士使用的短期交易工具。
Nana的總結
希望經過今天的分享,你對「那斯達克是什麼」已經有了非常清晰的輪廓。總結一下重點:
- 那斯達克既是交易所,也是指數。我們主要投資的是追蹤「那斯達克100指數」的商品。
- 那斯達克100指數是美國頂尖科技與成長股的集合體,風格積極,波動劇烈。
- 投資那斯達克100最簡單的方式是透過ETF,如美股的QQQ、QQQM,或台股的00662。
- 投資前務必了解其「集中度高」與「高波動」的特性,並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。
那斯達克代表著人類對科技與未來的想像,投資它就像是搭上一班開往未來的特快車,風景壯麗但也可能顛簸。它適不適合你,沒有絕對的答案,只有最適合你的選擇。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幫助你,在理財的道路上,做出更明智的決策!
精選文章:適合小額投資的方法與管道有哪些?| 2025年新手完整指南:ETF、零股、基金全解析
想用小資金開始投資嗎?了解更多關於 ETF 和其他適合新手的投資方法,讓你的理財之路更加順暢。
*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僅供參考,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