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日本被稱為黃金之國Zipangu-揭開馬可波羅傳說的神秘面紗

為什麼日本被稱為黃金之國Zipangu?本文將深入探討馬可波羅《東方見聞錄》中的傳說,從中尊寺金色堂的輝煌,到古代日本的黃金產量,為您揭開這段迷人的歷史真相。

你是否曾對日本的古老稱號「Zipangu」(黃金之國)感到好奇?這個充滿神秘與財富色彩的名字,彷彿暗示著一個遍地黃金的島嶼。身為一個對歷史與財富故事充滿興趣的理財分享者,我(Nana)一直對這個傳說背後的真相深感著迷。究竟,這個稱號從何而來?是純粹的歐洲人幻想,還是真有其事?今天,就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,揭開「黃金之國 Zipangu」的神秘面紗,探討這段始於13世紀的迷人傳說。

馬可波羅的《東方見聞錄》:黃金之國傳說的起點

故事的源頭,要追溯到一位家喻戶曉的威尼斯商人——馬可波羅(Marco Polo)。他在13世紀末口述、由魯斯蒂謙(Rustichello da Pisa)記錄的《東方見聞錄》(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)中,首次向歐洲世界描繪了一個名為「Zipangu」的東方島國。

書中驚人的描述

根據馬可波羅的描述,Zipangu位於中國以東的大海上,是一個獨立的島國。最令人瞠目結舌的是他對其財富的描繪:

  • 黃金產量龐大: 書中提到該國擁有「取之不盡」的黃金。
  • 黃金打造的宮殿: 最誇張的莫過於「其君主有一大宮,其頂皆用精金為之…宮廷房室,地板、窗戶亦是黃金所鑄」。

這些文字在當時的歐洲引起了巨大轟動,激發了無數探險家(包括後來的哥倫布)對東方黃金的無限遐想。

傳聞的真相:馬可波羅真的到過日本嗎?

這是一個關鍵問題。事實上,馬可波羅從未踏上日本的土地。他在中國元朝旅居多年,關於 Zipangu 的描述,是他從中國人或波斯商人那裡聽來的二手資訊。當時元朝皇帝忽必烈曾兩次試圖征服日本,但都因颱風(日本人稱之為「神風」)而失敗。因此,馬可波羅聽到的故事,很可能混合了事實、誇大以及征服失敗後對敵國財富的渲染。

「Zipangu」這個詞的發音,據信源自當時漢語對「日本國」的稱呼,經由不同語言輾轉傳入馬可波羅耳中,最終成為歐洲人對日本的古稱。

傳說的現實依據:奧州黃金與中尊寺金色堂

儘管馬可波羅的描述極盡誇張,但「黃金之國」的稱號並非空穴來風。其背後,有著真實的歷史依據,而源頭直指日本東北地區的「奧州」。

奧州藤原氏的黃金盛世

在平安時代後期(約11至12世紀),日本東北部的奧州地區由藤原氏一族統治。當時,奧州是日本最大的黃金產地,其豐富的砂金資源為藤原氏帶來了巨大的財富與權力。他們利用這筆財富在平泉地區建立了輝煌的佛教文化,而其中最璀璨的明珠,便是中尊寺的「金色堂」

項目 馬可波羅的傳說 歷史現實:中尊寺金色堂
建築材質 宮殿屋頂、地板、窗戶皆用黃金打造 整座佛堂內外皆貼滿金箔,金碧輝煌
視覺震撼 遍地黃金,財富無窮的印象 在當時的日本國內外造成巨大轟動,成為黃金財富的象徵
傳播途徑 經由中國商人傳到馬可波羅耳中 奧州的黃金與金色堂的傳聞,很可能透過貿易傳到了中國

可以想像,當中尊寺金色堂這座真實存在的「黃金屋」消息,透過商人與僧侶的口耳相傳,一路傳到中國,再被加油添醋地轉述給馬可波羅時,一個「宮殿民宅皆由黃金打造」的黃金之國形象便應運而生。金色堂的存在,無疑為這個美麗的誤會提供了最堅實的證據。

日本黃金的真實歷史:從彌生時代到江戶幕府

Zipangu 的傳說固然迷人,但日本與黃金的淵源遠比傳說更為悠久和複雜。從歷史角度看,日本確實是一個重要的黃金生產國。

古代日本的黃金足跡

  • 彌生與古墳時代: 日本使用黃金的歷史可追溯至彌生時代。到了古墳時代,黃金開始作為權貴的裝飾品出現,展現其不凡的地位。
  • 文獻首次記載: 黃金首次出現在日本官方文獻,是在《日本書紀》中,記載了天武天皇時期(約7世紀)從新羅(今朝鮮半島)進貢黃金的事件。
  • 奈良時代: 奈良東大寺大佛的建造,據說就使用了大量來自奧州的黃金,顯示了當時日本已有穩定的黃金產出。

江戶時代的礦山大開發

到了江戶時代(17至19世紀),德川幕府為了鞏固財政,在全國各地大規模開發金礦,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佐渡金山。這個時期的日本,黃金產量達到高峰,不僅滿足了國內需求,甚至還大量出口到歐洲。這段歷史再次印證了,日本在特定時期確實擁有足以影響國際貿易的黃金產量。

現代日本的黃金產量

雖然多數金礦已枯竭,但日本至今仍有黃金產出。近年來,金礦的年產量約維持在8噸左右。有趣的是,日本現在更多黃金是作為開採銅礦石的副產品被提煉出來的,產量甚至遠高於專門的金礦。這種從其他礦物中提煉黃金的技術,也算是「點石成金」的現代演繹了。

延伸閱讀:黃金的現代意義

從古至今,黃金始終是財富和保值的象徵。了解了日本的黃金歷史,或許也讓你對黃金這種貴金屬產生了興趣。如果你想知道在2025年的今天,黃金作為一種投資工具的價值,以及如何透過銀行進行買賣,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:2025台灣銀行黃金價格全攻略|黃金存摺、條塊買賣教學與歷史走勢

結論:傳說與現實交織的黃金之國

總結來說,「黃金之國 Zipangu」的稱號,是一段由多重因素交織而成的美麗傳說:

  1. 起點是誤傳: 源自馬可波羅聽來的二手資訊,充滿了誇張與想像。
  2. 核心有事實: 以平安時代奧州地區豐厚的黃金產量,以及中尊寺金色堂的輝煌作為現實基礎。
  3. 歷史為佐證: 從古代到江戶時代,日本確實擁有可觀的黃金產量與精湛的黃金工藝,支撐了這個稱號的份量。

日本並非一個真正用黃金鋪地的國家,但其深厚的黃金歷史、文化象徵以及在特定時期驚人的產量,共同塑造了這個令西方世界嚮往不已的「黃金之國」形象。這段歷史不僅僅是一個有趣的傳說,更反映了黃金在全球文明交流中扮演的催化劑角色,激發了探索、貿易,甚至是征服的慾望。

下一次當你聽到 Zipangu 這個詞,你將會知道,它背後不僅有馬可波羅的奇幻冒險,更有一段真實而燦爛的日本黃金史。而這份對黃金的嚮往,至今依然體現在我們的黃金投資理財規劃之中。

關於日本黃金之國的常見問題 (FAQ)

Q1: 馬可波羅真的來過日本嗎?

沒有。歷史學家普遍認為,馬可波羅從未親自到過日本。他對日本(Zipangu)的描述,是他在中國元朝時期聽聞的二手資料,其中包含了許多想像和誇大的成分。

Q2: Zipangu 這個詞是怎麼來的?

Zipangu(或Cipangu)被認為是馬可波羅對「日本國」這個詞的音譯。當時的漢語方言發音,經由絲路上的商人輾轉相傳,最終被記錄為歐洲人熟悉的 Zipangu。

Q3: 中尊寺金色堂真的全部是黃金做的嗎?

並非由純金鑄造,但同樣令人驚嘆。金色堂是一座木造建築,其內部和外部都覆蓋著厚厚的金箔,使其看起來金碧輝煌,彷彿一座黃金宮殿,是日本平安時代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。

Q4: 現在日本還有在開採黃金嗎?

是的,但規模不大。目前日本仍有少量金礦在運作,例如位於鹿兒島的菱刈礦山。更有趣的是,日本現在大部分的黃金是從進口的銅礦石中提煉出來的,是資源回收與提煉技術的展現。

Q5: 為什麼「黃金之國」的傳說會這麼有名?

主要因為《東方見聞錄》在當時的歐洲是極少數能一窺東方世界的窗口。書中對黃金、香料和財富的生動描寫,極大地刺激了歐洲人對未知東方的探索慾望,對後來的地理大發現時代產生了深遠影響。

*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僅供參考,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。

分享你的喜愛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